仲夏时节,行走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宋农镇乡间,法治文化墙绘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,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秩序井然,村民代表大会上关于村规民约的热烈讨论声不绝于耳……近年来,这座位于武陵山区的农业镇,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,探索出“制度固本、服务增效、群众共治”的基层治理新路径。
\n制度筑基
\n给权力套上法治“紧箍咒”
\n宋农镇率先构建“1+3+N”依法行政体系,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,实现了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全流程规范化和透明化。
\n该镇编制镇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,动态公开81项行政许可、执法流程,实现“清单之外无权力”;“三项机制”防风险。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、法律顾问全程参与、行政执法案卷季度评查机制,2024年累计审查文件23份,整改执法问题3项;“N个场景”强监督。在土地复垦、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推行“执法记录仪+云端存证”模式,开通“法治宋农”微信群接受群众实时监督,办结投诉建议32件,满意率达100%。
\n镇党委书记邱立杰介绍,通过给权力套上法治“紧箍咒”,全镇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减少,连续三年实现行政诉讼案件零发生。
\n服务提质
\n跑出便民利企“法治速度”
\n走进宋农镇纪委办公室,“办事难”线索举报反映窗口引人注目,这里推行的“法治加减乘除法”改革成效明显。
\n“法治加减乘除法”改革,即审批做减法,梳理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项清单67项,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0.5个工作日;服务做加法,组建“法律帮帮团”,今年为农户解决土地流转纠纷38起,为小微企业提供合规指导56次;智能做乘法,投放2台“智能医保”,可自助办理医保查询、办理、咨询等12项业务,月均服务群众100余人次。监管做除法,组建“监督执法组”,重点整治多头检查、重复执法等顽疾,今年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60%,实现安全生产领域“零事故”监管目标。
\n群众共治
\n激活基层治理“法治细胞”
\n傍晚的龙凤社区广场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法治夜话”正在进行。这种“群众点单、干部解题、三气合成”的参与式治理,正是宋农镇法治建设的创新实践。
\n村规民约“接地气”,全镇6个村(社区)完成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,新增垃圾分类积分制、红白事简办奖惩条款,中山村因此获评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;普法教育“冒热气”,组建“乡贤调解队”“法治故事宣讲团”,创作《老康家的林权证》等普法情景剧,开展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42场次,培育基层法治骨干163名;多元解纷“聚人气”,创新“院坝调解+司法确认”模式,今年成功化解邻里纠纷、劳资矛盾等127件,调解成功率96.9%。
\n“现在村里大事小事都讲法律、按规矩,连土地界石移位这种老矛盾都能照着村规解决。”中山村村民田娅指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笑着说。
\n“我们将持续深化‘法治护农、法润乡村’行动,让群众在每项制度、每次执法、每件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”该镇镇长朱杰良说,这个山水小镇正以法治之力,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。
\n重庆法治报通讯员 肖建锋
\n原标题:秀山县宋农镇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
盈亚配资-盈亚配资官网-配资公司官网-老牌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